联系电话
0755-82047686
替你尝了真香!记者入校亲测开学第一餐
- 发布时间:2025-05-17 | 作者: 优发官网手机版登录入口
替你尝了真香!记者入校亲测开学第一餐
【概要描述】
2月17日,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开启新学期。今年春季学期,北京市聚焦校园餐工作,试点推出创新菜品样式、推进“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推动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工作等新举措,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不断的提高校园餐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上的习惯,让学生在校吃得更卫生、安全、营养、健康。
今日(2月17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在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的三所学校实地体验中小学开学第一餐——
2月17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二年级(2)班的杨祐宁无需再像往常一样自带餐具去上学了。“前几天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发通知告诉家长不用带餐具后,我们很高兴。”家长杨先生和记者说,学校提供餐具,解决了家长的难题。
“之前上学除了背书包,还要贴身携带饭盒,每天出行比较不方便。现在学校提供了餐具,我们感觉减轻了不少负担。”五年级(2)班学生邓雯心说。
该校校长张桂芝和记者说,这一喜人变化得益于市区教委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新学期联合实施的“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试点项目,在这一新模式指导下,学校能够正常的使用“中央厨房”提供的净菜直接烹饪,省去择菜、洗菜、切菜的过程和空间,这让原本受空间所困的学校,可以将原来的粗加工间改为餐具洗消间,既解决了学生自带餐具的问题,又减少了学校食品安全的风险。
记者随学校厨房工作人员来到新改造的洗消间和厨房参观,洗消间的保洁柜内,整齐摆放着经洗碗机清洗消毒后的学生餐具。这里原本是学校的备菜间,而以前的粗加工间现在则整齐摆放着存储蔬菜、肉类和海鲜的冰箱,用来存放净菜。
“我们凌晨采购食材,在中央厨房清洗、切配、包装后,为保证食材新鲜采用冷藏车统一配送至学校,学校核对品种、数量以及质量后,验收合格的食材立即放入冰箱,加工的时候直接取出烹饪。每天下订单的时候,我们会对食材的规格、薄厚提出要求,食材送到学校后,经过烹饪再分装到餐桶里,做到桶餐到班,保证孩子们吃到热乎的饭菜。”学校食材供应方企业负责人杨明介绍。
“校园餐我们最看重的就是食材的新鲜和安全,我来过学校几次参加陪餐,也参观过食堂,营养餐荤素搭配,孩子很喜欢吃。这学期学校又为学生们准备了餐盘,更是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三年级(1)班学生家长温灵珊说。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今年北京创新推动“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在东城区校尉胡同小学、体育馆路小学,西城区厂桥小学北校区先行试点,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区内空间资源,由中央厨房负责食材集中采购、食材预处理、冷链配送等环节。微厨房则设置在学校内,对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和半成品进行烹饪加工和配餐,解决城区学校空间制约问题,试点经验还将逐步推广。同时,此举也推动企业自我革新,探索推进校园餐行业运营模式集约化改革。
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小学地处地安门西大街,毗邻繁华的平安大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多址办学的模式,让一所学校有了两种不同供餐方式。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是学校管理层关注的重点。以往学校北址有食堂,饭菜能及时供应,新鲜度和口感都有保障。而南址受办学场地的限制,没有食堂,只能依靠餐饮公司集中配送,影响了饭菜的色泽和口感。这一切,将在新学期有所变化。
新学期,南址900余名师生将吃上北址食堂现做的菜。送餐方式的变化源于北址食堂的改造升级。“市、区政府与教委心系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推动创新供餐模式落地。在市区教委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支持下,项目组对北址食堂完成改造升级。”厂桥小学校长李冬云介绍,2025年2月14日,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北址食堂完成改造升级,并核发集中用餐单位资质。这样一来,北址食堂不仅能满足本校区学生的就餐需求,还能为南址配送餐食,大幅度缩短了送餐时间,提升了供餐效率。
据介绍,项目组通过合理规划空间,缩减了初加工区域的面积,扩大了餐具洗消区,并引入净菜,简化了食材预处理流程,大幅度的提高了食堂的出餐效率。“学校北校区食堂面积约157平方米,此前不足以满足南北两个校址的供餐需求。今年通过‘中央厨房+微厨房’模式做改造,新增了消毒库、洗碗机、风淋通道,并引入净菜,扩大了主食间,改造了粗加工间。通过改造升级,食堂的生产面积增至207平方米,满足了外供餐的资格要求及供餐需求。”李冬云说道。
2月17日中午,记者在二年级(3)班的教室里看到,学生的午餐菜品有牛腩炖土豆、锦绣虾仁、炝炒菊花菜等,主食有红豆饭和麻酱卷。该班学生李妙涵吃得津津有味,她和记者说:“菜做得很好吃,跟妈妈做的味道差不多。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营养搭配,每种菜都争取多吃一点,特别是平时在家不喜欢吃的菜,更要在学校多吃一点。”
学校总务主任杨洪波和记者说,新学期的食谱中增加了绿叶菜,每周有一到两次的粗粮,每周有两次的牛羊肉水产类食材,保障了师生的餐食营养、合理、全面。
“哇,有新菜啊!”2月17日上午11点40分,在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一(2)班的学生魏子航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食堂。餐厅新增的售卖窗口内摆放的芝士肉松焗豆腐、五彩银鱼蒸蛋、奶汁烤巴沙鱼等新菜品,让学生们惊喜不已。
记者现场看到,学生们排队购餐,秩序井然。在通道护栏上面,摆放着六幅挂图,介绍了新菜品研发的特点。餐厅内共有14个售卖档口,1至3档口为原有的盖饭和套餐档口,9至12档口为面点和小吃窗口,另有两个清线档口则是新式菜品“知味”新菜售卖档口。在新式菜品档口,五彩蔬菜炒鸡丁、香橙烤鸭胸、芝士肉松焗豆腐等10道新菜摆放整齐,静待学生挑选。
“今天是春季开学的第一餐,与往常不一样,我们增加了新菜品。”海淀实验中学校长林伟明和记者说,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的帮助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喜爱并且营养均衡的新菜谱,已形成了一个特色的“食谱库”。为配合新菜品的制作,学校还计划新添置万能蒸烤箱、大托盘、中盘、铁板等厨具和餐具。开学第一周,学校每天会推出10个新菜式,丰富学生的选择。
新学期,北京探索创新菜品样式,研究制定学生喜爱和营养健康兼顾的“食谱库”,制定完善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指导学校和家庭科学营养配餐,满足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需求。
作为此次新菜品样式的试点学校,海淀实验中学在开学前就完成了厨师培训和菜品试做。“此次联合研发了50道新式菜品,突出了烹饪技法改良、中西口味结合、食材颜色搭配、文化体验、健康和营养等特点。”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严旭阳和记者说,研发新式菜品就为了让学生爱吃。下一步,各方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收集数据,优化菜品,逐步在全市学校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央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台新闻发布可用一些“网言网语”,但决不媚俗、不哗众取宠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引关注,工作人员回应:能满足一般办公,院内还有省级保护文物“淳熙井”
一出手就是“王牌”!北京八中新校区复制“八素”,优秀生将对接“邓班”!
广颖电通推出品牌首批 CUDIMM 内存条,8200~9200 MT/s
- 发布时间:2025-05-17 | 作者: 优发官网手机版登录入口
2月17日,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开启新学期。今年春季学期,北京市聚焦校园餐工作,试点推出创新菜品样式、推进“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推动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工作等新举措,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不断的提高校园餐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上的习惯,让学生在校吃得更卫生、安全、营养、健康。
今日(2月17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在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的三所学校实地体验中小学开学第一餐——
2月17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二年级(2)班的杨祐宁无需再像往常一样自带餐具去上学了。“前几天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发通知告诉家长不用带餐具后,我们很高兴。”家长杨先生和记者说,学校提供餐具,解决了家长的难题。
“之前上学除了背书包,还要贴身携带饭盒,每天出行比较不方便。现在学校提供了餐具,我们感觉减轻了不少负担。”五年级(2)班学生邓雯心说。
该校校长张桂芝和记者说,这一喜人变化得益于市区教委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新学期联合实施的“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试点项目,在这一新模式指导下,学校能够正常的使用“中央厨房”提供的净菜直接烹饪,省去择菜、洗菜、切菜的过程和空间,这让原本受空间所困的学校,可以将原来的粗加工间改为餐具洗消间,既解决了学生自带餐具的问题,又减少了学校食品安全的风险。
记者随学校厨房工作人员来到新改造的洗消间和厨房参观,洗消间的保洁柜内,整齐摆放着经洗碗机清洗消毒后的学生餐具。这里原本是学校的备菜间,而以前的粗加工间现在则整齐摆放着存储蔬菜、肉类和海鲜的冰箱,用来存放净菜。
“我们凌晨采购食材,在中央厨房清洗、切配、包装后,为保证食材新鲜采用冷藏车统一配送至学校,学校核对品种、数量以及质量后,验收合格的食材立即放入冰箱,加工的时候直接取出烹饪。每天下订单的时候,我们会对食材的规格、薄厚提出要求,食材送到学校后,经过烹饪再分装到餐桶里,做到桶餐到班,保证孩子们吃到热乎的饭菜。”学校食材供应方企业负责人杨明介绍。
“校园餐我们最看重的就是食材的新鲜和安全,我来过学校几次参加陪餐,也参观过食堂,营养餐荤素搭配,孩子很喜欢吃。这学期学校又为学生们准备了餐盘,更是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三年级(1)班学生家长温灵珊说。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今年北京创新推动“中央厨房+微厨房”供餐新模式,在东城区校尉胡同小学、体育馆路小学,西城区厂桥小学北校区先行试点,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统筹区内空间资源,由中央厨房负责食材集中采购、食材预处理、冷链配送等环节。微厨房则设置在学校内,对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和半成品进行烹饪加工和配餐,解决城区学校空间制约问题,试点经验还将逐步推广。同时,此举也推动企业自我革新,探索推进校园餐行业运营模式集约化改革。
北京市西城区厂桥小学地处地安门西大街,毗邻繁华的平安大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多址办学的模式,让一所学校有了两种不同供餐方式。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是学校管理层关注的重点。以往学校北址有食堂,饭菜能及时供应,新鲜度和口感都有保障。而南址受办学场地的限制,没有食堂,只能依靠餐饮公司集中配送,影响了饭菜的色泽和口感。这一切,将在新学期有所变化。
新学期,南址900余名师生将吃上北址食堂现做的菜。送餐方式的变化源于北址食堂的改造升级。“市、区政府与教委心系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推动创新供餐模式落地。在市区教委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支持下,项目组对北址食堂完成改造升级。”厂桥小学校长李冬云介绍,2025年2月14日,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北址食堂完成改造升级,并核发集中用餐单位资质。这样一来,北址食堂不仅能满足本校区学生的就餐需求,还能为南址配送餐食,大幅度缩短了送餐时间,提升了供餐效率。
据介绍,项目组通过合理规划空间,缩减了初加工区域的面积,扩大了餐具洗消区,并引入净菜,简化了食材预处理流程,大幅度的提高了食堂的出餐效率。“学校北校区食堂面积约157平方米,此前不足以满足南北两个校址的供餐需求。今年通过‘中央厨房+微厨房’模式做改造,新增了消毒库、洗碗机、风淋通道,并引入净菜,扩大了主食间,改造了粗加工间。通过改造升级,食堂的生产面积增至207平方米,满足了外供餐的资格要求及供餐需求。”李冬云说道。
2月17日中午,记者在二年级(3)班的教室里看到,学生的午餐菜品有牛腩炖土豆、锦绣虾仁、炝炒菊花菜等,主食有红豆饭和麻酱卷。该班学生李妙涵吃得津津有味,她和记者说:“菜做得很好吃,跟妈妈做的味道差不多。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营养搭配,每种菜都争取多吃一点,特别是平时在家不喜欢吃的菜,更要在学校多吃一点。”
学校总务主任杨洪波和记者说,新学期的食谱中增加了绿叶菜,每周有一到两次的粗粮,每周有两次的牛羊肉水产类食材,保障了师生的餐食营养、合理、全面。
“哇,有新菜啊!”2月17日上午11点40分,在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一(2)班的学生魏子航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食堂。餐厅新增的售卖窗口内摆放的芝士肉松焗豆腐、五彩银鱼蒸蛋、奶汁烤巴沙鱼等新菜品,让学生们惊喜不已。
记者现场看到,学生们排队购餐,秩序井然。在通道护栏上面,摆放着六幅挂图,介绍了新菜品研发的特点。餐厅内共有14个售卖档口,1至3档口为原有的盖饭和套餐档口,9至12档口为面点和小吃窗口,另有两个清线档口则是新式菜品“知味”新菜售卖档口。在新式菜品档口,五彩蔬菜炒鸡丁、香橙烤鸭胸、芝士肉松焗豆腐等10道新菜摆放整齐,静待学生挑选。
“今天是春季开学的第一餐,与往常不一样,我们增加了新菜品。”海淀实验中学校长林伟明和记者说,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的帮助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喜爱并且营养均衡的新菜谱,已形成了一个特色的“食谱库”。为配合新菜品的制作,学校还计划新添置万能蒸烤箱、大托盘、中盘、铁板等厨具和餐具。开学第一周,学校每天会推出10个新菜式,丰富学生的选择。
新学期,北京探索创新菜品样式,研究制定学生喜爱和营养健康兼顾的“食谱库”,制定完善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指导学校和家庭科学营养配餐,满足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需求。
作为此次新菜品样式的试点学校,海淀实验中学在开学前就完成了厨师培训和菜品试做。“此次联合研发了50道新式菜品,突出了烹饪技法改良、中西口味结合、食材颜色搭配、文化体验、健康和营养等特点。”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严旭阳和记者说,研发新式菜品就为了让学生爱吃。下一步,各方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收集数据,优化菜品,逐步在全市学校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央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台新闻发布可用一些“网言网语”,但决不媚俗、不哗众取宠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引关注,工作人员回应:能满足一般办公,院内还有省级保护文物“淳熙井”
一出手就是“王牌”!北京八中新校区复制“八素”,优秀生将对接“邓班”!
广颖电通推出品牌首批 CUDIMM 内存条,8200~9200 MT/s